今年6月,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的80万千瓦光伏发电园区成功并网发电,曾经的“死亡之海”边缘,如今闪耀着一片“蓝色海洋”。这不仅是生态治理的里程碑,更是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践行绿色金融的生动实践。该行通过创新融资方案,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注入“金融活水”,实现“光伏发电-固碳-治沙-固边-富民”闭环发展。
今年6月,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的80万千瓦光伏发电园区成功并网发电,曾经的“死亡之海”边缘,如今闪耀着一片“蓝色海洋”。这不仅是生态治理的里程碑,更是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践行绿色金融的生动实践。该行通过创新融资方案,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注入“金融活水”,实现“光伏发电-固碳-治沙-固边-富民”闭环发展。
2024年起,中行新疆分行将服务荒漠化治理作为绿色金融“试金石”,以疏附县80万千瓦光伏发电园区低碳转型+荒漠化治理一体化项目(下称“疏附光伏治沙项目”)为支点,撬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。
该项目创新融合光伏电站建设与荒漠治理,铺设8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板,转化光照资源;配套8万千瓦(16万千瓦时)电化学储能系统,平抑出力波动;环绕场区建设1.2万公顷防风固沙草方格及生态隔离带;并在光伏阵列下方种植草灌,构筑生态防线。然而,总投资35.7亿元的资金缺口成为瓶颈。2024年10月,中行喀什分行组建专项融资工作组,针对“周期长、前期投入大”的痛点,定制11亿元固定资产贷款(期限20年),其中10.7亿元灵活调剂为2年期前期贷款,精准破解“启动难”;同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,全流程效率提升50%以上。截至今年6月,已累计投放贷款5.39亿元,成为项目建设的“核心输血管”。
沙漠锁边后的太阳能发电矩阵下草已泛绿。
项目并网后,成效显著。能源效益上,年均发电量15.7亿千瓦时,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45.81万吨;清洁能源年收入约3.4亿元,预计年净利润5700万元,驱动疏附县经济增长。生态效益上,1.2万公顷草方格与板下植被初步遏制风沙流场,年均减排二氧化硫约153.44吨、氮氧化物约230.93吨。社会层面,项目新增优质电源点提升区域电网安全,运维及治沙岗位带动就业与地方财税。正如该项目经理所叹:“当年飞沙走石的荒漠,如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闪光,变化太震撼了。”
中行新疆分行以模式创新引领变革,深挖新疆占全国40%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的优势,在沙漠边缘构建闭环价值链,探索出以资源禀赋治理生态的“新疆范式”。金融服务上,将太阳能发电列入“积极增长类行业”,较常规扩大审批权限;绿色通道压缩融资周期50%以上;11亿元授信中10.7亿元定向前期建设,配以绿色优惠利率,直击“钱从哪里来”的困境。
中行新疆分行将持续深化“疏附经验”,推广“政策对接-场景研判-结构设计-审批提速-资金直达”全流程至全疆更多锁边工程;扩大绿色信贷供给,优先保障新能源、绿色交通等关键领域;并研发专属产品服务生态修复、林业碳汇等场景,推动“绿色项目-环境改善-产业发展-百姓增收-银行成长”的正向循环,为“双碳”目标与“大美新疆”注入金融动能。(通讯员 张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