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碱地变“蓝海”!新安农场“光伏+牧业”年创收49.5万元
来源:内蒙古新闻网-草原云 | 作者:三秦光伏网 | 发布时间 :2025-10-17 | 16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“大家看,这光伏板间距经科研团队无数次测算试验,既保证充足光照发电,又为后期牧草生长留足空间。”10月15日,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农场党委书记白炯,指着农场里刚并网发电的光伏项目介绍。

  航拍农场光伏项目。

  20亩盐碱地上,连片湛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,宛如蓝色海洋。该项目总投资300万元,年发电量可达175万度,每年为农场创造稳定收益49.5万元,投资收益率15%。同时,每年节约标准煤400吨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吨。

  安装维护光伏板。

  “项目采用‘光伏+牧业’创新模式,融合清洁能源生产与现代农业,极大提升土地利用率,带来可观效益。”白炯说。

  光伏项目落地,让周边村民“钱袋子”鼓了起来。参与安装维护的村民黄昊算起增收账:“地里不忙时,我们帮着搞安装维护,一个月收入近万元!”许多村民都从中受益。

  作为农垦改革重要试点,新安农场坚持党建引领,探索“党建+项目+产业”模式。截至目前,项目已创收23.39万元,投资回报率7.8%,预计带动40余人稳定就业。

  农场还提取项目收益金的30%,用于周边村庄农田基础设施改造、人居环境整治及困难职工帮扶,实现产业发展促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,彰显党建引领的强大合力。

  “跟着项目干,既能挣钱又学技术。”黄昊已成长为“新农人”,全程参与光伏板建设与维护的他,摸清了技术门道,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

  如今,农场通过“人才+项目”引育模式,推动技术人员持证上岗,培育30余名懂技术、善经营的“新农人”,构建起梯次人才队伍,为“光伏+牧业”创新实践提供人才支撑,实现人才与农场发展同频共振。

  “光伏项目是农场绿色转型的重要一步。”白炯表示,下一步,农场将继续探索“农光互补、牧光互补”等新模式,让绿色能源更好赋能现代农业。

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三秦光伏网"的作品,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三秦光伏网”!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三秦光伏网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和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内容仅供参考、【三秦光伏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、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承担风险

如用户发现网站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及时与【三秦光伏网】联系,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
联系方式:

-电话:[18992227559]

-邮箱:[md@sxdbd.com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