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云南普洱,您一定不陌生,当地盛产我们熟知的普洱茶。近年来,云南各地因地制宜开展“新能源+农业”产业互补的新模式。多地建起“光伏茶园”,光伏板下的普洱茶有什么不一样?总台记者带大家一起去看看→
“一光两用” 秋茶采摘正忙 绿电送达万家

总台记者 伊圣楠:欢迎大家跟随镜头来到云南普洱的思茅区。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地的一处光伏电站,也同样处于普洱茶的核心产区。所以首先请大家看向我的身后,是有些“独特”的秋日丰收景象,不少乡亲们正在光伏板下,采摘今年当地最后一茬普洱秋茶。

这里就是南屏西茶光互补项目,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单板布设,普洱市当地首批并网发电的“茶光互补”项目。从航拍视角望去,在当地连绵不断、绿意葱葱的茶山上,铺设着接近3万4千片光伏面板。此时此刻,太阳光不仅成为这里数十万株茶树的生长动力,也正在转化成电能流向千家万户。据统计,项目从2023年12月并网投产以来,年均发电量达到了1.1亿千瓦时,换算成火电,每年大概能节约 3.2 万吨左右的标准煤,也相应减排了超过8万吨的二氧化碳。
“一地双收” 板下种茶味道独特

为大家介绍了“板上发电”的情况,接下来,我们要一起走到光伏板下面来看看。首先您能发现,和我们印象中常规的光伏板有点不同。这里的光伏板首先距离地面的高度达到了2.5米,由于是单板布设,光伏板之间的间距也大大加宽。这样不仅为茶树生长留足了空间,也方便老乡们日常管理茶园、采摘茶叶。

一块土地,既能发电也能收茶,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。但您可能也会好奇,光伏板下的茶树会有什么影响和变化呢?我们通过科研机构调研得到的几个数据和标准来为大家揭晓。
植物喜光进行光合作用,但是长时间强烈的直射光照反而会导致茶叶嫩芽的质量下降。在光伏板下,茶树受到的直射光减少,而是转变成了漫射光,促进了茶叶中叶绿素含量的上升。您能看到,茶园中一些茶农们种植的高大树木,也同样是起到类似为茶叶遮阴的作用。此外,光伏板改变了风速、湿度等多种微环境指标,让每一茬嫩芽的生长周期延长了7-10天,枝叶相对粗壮,茶叶中部分物质含量也发生了改变。

当地老乡告诉我们,“光伏茶叶”的口味、质量不输传统普洱茶,可以说是各有特色,也颇受消费者青睐。今年春天“光伏茶叶”的鲜叶,每斤的行情大约就在15-25元左右。乡亲们也实现了一份土地有租金和茶叶销售的双份收入,每亩地一年总收益就超过了3万元。
从茶马古道到绿能新路

除了漫山遍野的光伏板,南屏西茶光互补项目还包括了一座220千伏变电站,每天有35万度电能从这里并入电网,用于生产生活用电。在整个普洱市,像这样已全容量并网发电的“农光互补”项目有33个,装机容量达到了165万千瓦。

据了解,丰沛的能源也正在成为一股动能,推动着当地茶叶从最初的手工杀青炒制,向机械化、工厂化的精深加工发展。目前整个普洱市的茶叶种植面积超过了200万亩,产量、产值均居云南省第一。从一千多年前的茶马古道,直到今天,茶产业始终都是这里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。像这样的“茶光互补”“农光互补”项目,也为当地探索出了清洁能源与支柱产业相结合的新模式,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路。